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首页 > 生态摄影 > 活动 >

守山护林二十年的心路历程

媒体:原创  作者: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专业号: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2022/4/27 9:20:58

2022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周年之际,省委书记刘国中视察了我们保护区,地点正好是我现在工作的广货街保护站管护区。很幸运的代表单位接受了省电视台采访,当天晚就上了电视,有同事边祝贺边调侃的说“‘黑站长’小解都变成老解了”。自从进入单位,同事们便一直亲切的称呼我“小解”,后来因为常年奔波在保护区野外,皮肤黝黑了很多,加上多次媒体采访的引用,“黑站长”又成为我的代名词。

不管称呼“黑站长”还是“老解”,在牛背梁不知不觉工作了24年,由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到不惑之年。回首24年与山为伍与水为邻的工作经历,多少有点像一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由一个对林业实践工作一无所知的人到现在相对精通林业各项业务的生态卫士,同时也经历了牛背梁保护区发展的二十余年。

1999年,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准确的说我是最后一届西北林学院毕业的学生),分配到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工作。当时参加工作的地方是老林保护站,报到第一天的情景一直记忆犹新,从西安坐4个多小时的大巴车来到单位,环顾周围环境,除了山还是山,而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正逢饭点,一碗洋芋白菜面,连吃面必备的油泼辣子都没有,我的心一下就凉了,一路美好的憧憬也破灭了。

第二天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我就被同事喊醒准备上山工作,配合开展资源调查,匆匆忙忙吃个早饭,七点半不到就出发了,晚上回到站上已经八点多了,全身被汗水浸透且疼痛。当时的心情不可言喻,但一想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得到一份正式工作不容易又调整好自己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就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回首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没有多少轰轰烈烈,却也有过险象环生,2003年,我第一次带队进山开展保护区动物调查,在大东沟区域遇上了狗熊,当时是9月份,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小雨,山里渐渐起了大雾,温度也急剧下降,返回的路上我们穿越在茂密的竹林里,向导在前面带路,我在队尾断后,突然一头狗熊顺着我们的小道自上而下,紧跟在我的身后,狗熊的呼吸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当时吓得冷汗直冒,急忙把背上的工作包用手扶起,以护住脖子,好在最后平安无事的返回宿营地。

2006年,单位开展羚牛数量与分布调查工作,我和同事赵文超负责调查光头山羚牛数量,掌握羚牛的种群结构,当时拍摄的设备比较落后,我们近距离守候拍摄时,被羚牛“发现”了,为了数清羚牛的数量,在他们发出警告的时候没有撤离,结果牛群迎面扑来,我只好拼命奔跑躲避羚牛追击。当羚牛快要撞上来时,我被逼到了一处落差不高的石崖边,毫不犹豫纵身跃下,虽然躲开了羚牛的攻击,却把胳膊和腿都摔伤了,趴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事后,同事说我逃命的时候就像一阵风,从他眼前一驰而过。通过这样的经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野外工作,把原来在大学学的理论逐渐和实践相结合,让我慢慢了解了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学习认识了珍稀动植物的生长习性,逐渐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这二十多年里,我见证了保护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环境由原来的十几个职工为看电视需要排队,共用一台电脑,变成了现在的数字化、网络化办公;野外巡护工作由原来的靠腿靠眼变成了天空地一体化。二十余年的风雨兼程,曾经的小解、“黑站长”变成老解,由对林业工作一知半解变成了业务精通的骨干,常言道:“有付出,就有回报”。我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单位的认可,先后获得了陕西省“正义青年”、国家“ 林草学科优秀毕业生”等众多荣誉。

这二十余年,工作环境没有大都市那样繁花似锦车水马龙,青灯孤影是家常便饭。抛妻儿、舍家庭,终年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与山为邻,与水为伍,默默守护着祖脉秦岭的山山水水。既然国家赋予我们生态卫士的荣誉称号,我们就应该恪尽职守,保护好祖脉秦岭、维护好秦岭的生态安全,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阅读 36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王和平

现居新疆石河子市,“湿地保护”志愿者。

史殿才

我是一名“湿地保护网”的志愿者,喜欢摄影,愿把大自然的美景分享给大家!

张海波

贵州贵阳人,工程师,硕士,生态学在读博士,现就职于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运营:生态图像网   支持: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