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业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首页 > 林草产业动态 > 木材加工 >

家具典故 | 重拾妆奁之美

媒体:原创  作者:伍氏大观园家具
专业号:伍氏大观园家具 2024/12/26 14:37:44

梳妆打扮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它的用途并非是“为悦己者容”,而是为了祭祀活动。

 

在那时,人们可能只会戴上骨石串成的首饰,用动物油脂涂抹面部和身体,以这种行为彰显出爱美天性,是古今一致的。

 

 

根据唐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中记载:“三代以则唇朱,以铅降,涂紫草胭脂,周以红花为之。或日出于阏氏”。我们可以得知三代时的化妆传统。

 

以及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器物,不仅有铜镜、研磨朱砂的玉石臼、杵以及调色盘样物品等,均证实了当时贵族妇女已经有了梳妆的习惯。

 

这些文物和文献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化妆传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老挝大红酸枝画妆台

 

妆扮之术在后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在《战国策》中便有一段女子化妆后被误认为是神女的记载,这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妆扮的重视。

 

而在唐代,《教坊记》中还记录了一件关于化妆的奇事儿。

 

家具典故

 

 

 

 

汴州地区有一位名叫庞三娘的舞女,由于年龄较大,脸上生了许多皱纹。然而,她精通化妆之道,善于运用轻纱、云母和蜂蜜等材料,使自己的皮肤看起来仍然如少女般娇嫩。

 

 

 

一年一度的汴州大型娱乐活动即将来临,使者前来邀请庞三娘参加。然而,由于没有认出未化妆的庞三娘,他们称她为“恶婆”。庞三娘只好解释说庞三娘是自己的外甥女,暂时不在家,并建议使者明日再来。

 

第二天,当使者再次来到庞三娘的家时,她已经化好妆容,光彩照人,容颜夺目。

 

 

 

 

 

 

 

使者甚至没有察觉出今日之美人,就是昨日之老妪。这充分证明了庞三娘的化妆技巧之高超。

 

眉目唇齿,环佩琳琅,妆扮之需繁多复杂,这也对妆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饰品与妆品在不同的时代往往因其流行风尚的不同而改变,相较于其他时代,明清两代的妆奁设计最为精雅绝伦。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奢靡之风逐渐兴起。工艺美术行业在人们对于“身外之物”的热烈追求下蓬勃发展,细木作家具艺术也因此达到了巅峰。

 

老挝大红酸枝平面首饰盒

 

与此同时,奢靡之风也深刻影响了嫁娶习俗,浙江地区的“十里红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显示财富和地位,人们在妆奁的设计与制作上毫不吝惜,大量使用珍贵的材料和能工巧匠。

 

尽管装饰工艺繁多,但明清妆奁造型仍有定式,多作方正形态。

 

既继承了宋代家具造型的文雅、清秀,也受到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

 

 

严谨、对称、匀称是明清妆奁的主要特征,其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十分严谨。高低、长短、粗细、宽窄之间的对比与协调,使妆奁呈现出庄重与威严之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时的妆奁虽已简化,但对镜梳妆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体现了大众对美的追求,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历史底蕴。

 

 

 

如今,这些古时的妆奁仍散发出历史的幽香,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美的追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应该关注这些传统工艺品,欣赏它们所蕴藏的美丽和历史魅力。

 

 

 

 

这期小编带大家了解了“妆奁”的故事,下期小编会继续为大家解密更多红木家具的故事,大家如果感兴趣记得要持续关注我们哦!下期不见不散。

以上部分文献图片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勿作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阅读 49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王和平

现居新疆石河子市,“湿地保护”志愿者。

史殿才

我是一名“湿地保护网”的志愿者,喜欢摄影,愿把大自然的美景分享给大家!

张海波

贵州贵阳人,工程师,硕士,生态学在读博士,现就职于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运营:生态图像库   支持: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